每個鋼琴老師在安排教材與選用都有他自己的經驗與習慣,
我也不例外,
Smile的鋼琴課學生所使用的教材通常有幾個原則:
1、各種年代風格樂派廣泛接觸
不同時代的音樂有不同的重要性,也有不同風格的詮釋性與技巧,
更有音色與聲響上的差異,
所以每一個學生所使用的教材依照能力與程度區分不一定會全然相同,
但一定會涉獵2-4個時期的不同教材同步練習
(至少巴洛克時期、古典時期、浪漫時期、20世紀後現代,
是跟我學琴超過一年到兩年以上的學生一定會接觸過的),
幫助學生多元接觸各種樂派的音樂,並且能學習到更多詮釋與觸鍵的方法與運用能力!
2、課本數量
我的學生的課本數量一般都會落在3-6本左右
(不包含檢定或其他音樂考試的專用書 EX:是奏、即興),
每個人所使用的課本數量決定於學生本身的練習情況與上課的吸收程度,
基本上與彈奏程度無關,
簡單講,在家中練習的時間越多、方法越正確,
學生的獨立完成曲子的能力就越高,
那麼在上課的一個小時之內需要花在單本修正與老師陪伴練習的時間就越短,
所以一個小時的課程中,老師就能聽到比較多本功課,
那使用的教材數量也會比較多本!
3、樂理
樂理與演奏是相輔相成的,
我不喜歡學生只會彈卻不知道自己在彈甚麼,
或是會彈卻一問三不知的狀況,
所以樂理的課程在我教學之中是必備的。
但由於音樂知識十分博大精深,
所以會依照學生學習的情形與需求去安排樂理的進度與內容,
簡言之,一個非音樂班的學生在鋼琴課上所需學習的樂理只要符合他的彈奏程度即可,
大多只需要很基本的音樂知識與常識就好,
除非一開始與我溝通協調教學的時候有特別要求要學比較深入的樂理,
否則所有的學生都至少要學習基本的樂理喔!
初學的學生通常一開始都會有1-2本(一次一本)的樂理課本需要習寫,
當然,會依照年齡給予不同的樂理課本,
像是5.6歲所使用的樂理會比較偏向圖畫、貼紙的類型,
國中甚至到成人則會使用文字多、成熟語法的用詞。
4、哈農、音階、練習曲的重要性
接觸各種樂派與樂理之外還不夠,
哈農、音階、練習曲更是基本配備,
是無論任何程度都必須要持續不斷的練習,
尤其是24個大小調音階,要彈的好又有速度是非常不容易的,
這也是無論哪個階段的音樂班(系)考試絕對必考的東西,
更是全世界百年來幾乎所有偉大鋼琴家、音樂教育者都十分重視學生也自我要求的項目,
練習曲則是任何程度的門檻與基石,
簡言之,一個人的演奏程度並不是看他彈了多大、多難的演奏曲,
而是看他所練習過的練習曲數量以及練習的速度與成果,
是判斷一個演奏者的技巧紮實好壞的重要,也是主要的依據!
所以這三樣也是在我的課程中一定會有的教材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