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學生來上課,多少都會遇到老師還在上課的情形,
也通常都會聽到前一個學生彈,或是我正在跟前一個學生講授。
最近有家長問我,
剛剛那個學生彈的曲子聽起來沒有比他的小孩正在彈的曲子難,
為甚麼我講的東西或者那個小孩做的事情他的小孩沒有學過?為甚麼我沒有教?
麻煩大家先檢視一下自己,你或者你的孩子是哪一種學生?
是每個禮拜光做到"練熟"都比登天還難的學生?
是老師曾經要求過的練習方法一直都無法確實做到的學生?
是教過的彈奏技巧、分析技巧總是要別人提醒才想到要做的學生?
是沒時間練琴的學生?
是不專心練琴的學生?
是只動手不動腦的學生?
是老師教一套,回家又練另一套的學生?
只要你有符合以上任一條件,
那當然有一些事情老師沒辦法教你、也沒時間教你!(因為陪練就花夠多時間了)
就算教了,做得出來嗎?
連最基本的練熟都千難萬難,彈琴永遠不流暢、會中斷,
老師教過的彈奏技巧或者概念不知道要主動運用,
彈琴之前不先仔細讀譜與動腦想,
要求確實要做的一些練習方法與策略總是偷工減料不肯做好,
要老師怎麼教更深入的東西呢?
一堂鋼琴課最理想的狀態是:
學生已經在家裡將譜讀熟、所有老師教過的彈法都做確實了、曲子已經練熟流暢了,
老師的功能為:
告訴你譜上沒有寫的事情、分享你缺乏的觀念、
教你還沒學過的東西、以及帶著你操作你不會或者不熟練的技巧!
可惜!90%的學生都需要陪練,80%的學生都無法長期做到自己練熟這件事,
(有40%的學生別說長期,學了幾年連一堂課都做不到不需要老師陪練)
光是要自發性的把學過的東西做出來就這麼難了,
要老師怎麼教更深入的東西呢?
其實我也想教!對老師來說,陪練是最累的,也是最浪費時間的,
問題是,要怎麼對一個連基本加、減、乘、除都還搞不清楚的學生教微積分呢?
其實說真的,該怎麼練、該怎麼彈,其實大家都會、都很清楚,
平常上課聽老師念念叨叨的還不夠多嗎?
大家不是不會,而是克服不了時間、克服不了惰性,
小孩會再加上沒有成熟的腦袋,沒耐心又沒定性!
但,可能有人會說:老師,我練習時間不夠阿!
對,正因為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時間不夠的(畢竟非科班,也有很多上班族),
更需要有效率的練習,有效率,時間短也能練好(頂多只是進度慢了點),
就算每天練六小時,都在亂彈還不是白搭,
有時間當然最好是質量並重,
沒時間就應該重質不重量!
其實,說來說去都是"態度"與"腦袋"的問題!
其實彈鋼琴最重要的不是手,
老師教的也不是手,
老師教的一直都是"腦袋",
沒有正確的腦袋,何來正確的觀念與練習呢?
其實我一直在思考是否要調整原本上課的方式,
因為學生大部分都很被動,也都懶得動腦,甚至不會動腦,
腦袋不清楚,在家做不到有效率的練習,
當然永遠只能停留在想辦法"練熟"的階段,其他甚麼事都做不了啊!
2017年新目標:(現在已經陸續開始實施)
1、筆記本不一定只是老師的工作,老師視情況會學生要提供練習記錄或者其他想法的回饋
2、上課除了聽功課、彈功課之外,會有老師與學生溝通討論問題的時間
3、承上,會彈也要會講,不會彈也要會先把自己的問題以及解決辦法說出來,
講不出來老師會花時間引導(學著表達,就表示腦袋有在運作、思考與邏輯更清晰)
4、老師會視情況要求學生提供錄影作業,
學生錄完必須自我檢討,並在筆記本寫下問題解決方案,下周與老師討論
其實老師對於規定的種種的調整以及對大家的逼迫(?哈哈),
都是希望大家能夠培養"真正帶的走的能力",
而不是日復一日的彈,只為了上課而練琴,
為了有進度而有進度,
而自我學習與思考的能力低落!
大家學琴,希望的一定是有朝一日能夠自己有能力彈曲子、練曲子,
而不是沒有老師,就不會彈了!沒有老師,就不知道怎麼練了!
(可是時常學到最後卻忘了初衷)
老師希望大家彈鋼琴是為了自己彈,不是為了上課,更不是為了老師彈,
要有宏觀,才會提升自己的高度!
教育不是一蹴可及的事情,必須長期經年累月的努力!
明年的新目標,就是為了使更多、
甚至我所有的學生都能逐一培養"自我學習"以及能"動腦思考判斷"的能力,
這些無關鋼琴程度喔!
現在的學生裡面,就有在初學程度,但是觀念腦袋非常清晰、會自我學習的人,
反觀也有高階程度卻事事被動的學生!
老師說了這麼多,無非還是希望教授的是態度以及腦袋,
唯有正確的"態度"與"腦袋",才能真正培養能跟你一輩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