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對不要用"彈到xx曲目"來衡量一個人是否有好程度,
Smile老師真的看很多很多人,網路上也有一堆鋼琴社團跟自拍影片,
看起來曲目很厲害、彈得很快,
但是完全沒有內容,甚至可以說很「難聽」,
一首好好的曲子、有很深內涵跟韻味的曲子常常被彈得很「驚悚」,
真是太可惜了!
大部分會這樣的原因,
還是出自於演奏者本身的心態,
太過於只追求表面,認為只要把音彈出來+彈的很快=練好
不要說樂句、彈奏方法、音樂性、力度、音色根本完全不了解,
手型跟姿勢通常都是很明顯的沒有打好基礎,
完全沒有放鬆(從頭到尾呈現貓爪手)、手指亂翹、觸鍵隨便......,
可見這樣子的人在學習鋼琴的過程中的觀念到底有多麼不正確,
才會讓他不斷的在追求彈"難曲",但是完全不知道自己程度真的很差!
就像音樂比賽其實也是,
每年大大小小的比賽聽下來,
最常發生的就是「小孩彈大曲」,
我指的不是真正的小孩,而是程度可能只有國小,
但是硬要彈大學或研究所程度的曲子,
好像彈的曲子越難就是越厲害,
但其實根本不是啊!
「彈好」才是最重要的,
通常會脫穎而出的曲目都不見得會是最難的,
但是演奏者能夠駕馭、符合他程度的曲子!
有太多的例子,得獎的學生可能彈的只是一首小品,但是彈得很有深度!
不過這事情的前題在於,家長跟學生能否分辨甚麼叫做「彈好」,
如果觀念還是停留在彈很難的曲子+彈的很快就等於彈的好、很厲害、程度很高的話,
那麼真的要好好認真改變自己的想法了!
也不要聽到人家說在彈月光奏鳴曲、巴哈平均律就覺得對方程度一定很高,
更不要去聽信三四年就能夠彈到這些大曲目的言論,
如果只想彈出個一兩成的樣子,或許還有可能,
(百年難得一件的絕頂音樂天才除外)
學鋼琴,絕.對.沒.有.速.成!
像Smile老師彈琴已經25年了,
我都還覺得自認為自己這些大曲目能駕馭的能力才頂多80分,
甚至根本還不到,學習跟努力的空間還有很多,
因為古典音樂的魅力就是這樣,永遠都有追求更好、更完美詮釋的空間!
所以,萬丈高樓平地起,
不要以為別人隨便用一些爛材料蓋了個醜醜的房子好像就很厲害,
還是應該要多聽一些真正有水準、有品質的演出來增進自己的素養,
避免活在自己的世界、也避免變成井底之蛙喔!
順帶一提,
我不贊成學生們回去隨意亂找網路影片,
如果需要參考他人詮釋的話,
建議可以詢問老師哪些演奏者比較推薦、
或是選點擊率高、比較多人觀看的影片,
因為網路上彈的爛的影片實在太多了,
老師可不希望學生們聽太多錯誤的聲音,影響自己的耳朵與演奏,
那可是很得不償失的喔!